您的位置:首页 >滚动 >

大美鹤山 | 亮丽非遗名片,带你穿越时光品味鹤山人文之美!

2023-08-13 13:04:57    来源:腾讯网

争创全国文明城市 


(相关资料图)

鹤山于清雍正十年(公元1732年)建县

距今近300年

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

在这历史进程中

沧海桑田,世代更迭

形成了丰富多彩、生命力充盈

富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

成为一张张闪亮的鹤山文旅名片

下面

就由布丁君带你畅游古今

感受鹤山的非遗魅力

薪火相传的省级非遗

鹤山有六项文化项目

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:

鹤山咏春,蜚声国际

三夹腾龙,激昂壮观

鹤山狮艺,独树一帜

陈山火龙,气势恢宏

鹤城花炮会,万人空巷

古劳酱料制作,百年美味

鹤山咏春拳

欧蕊荣 摄

咏春拳“源于严咏春,衍于梁赞”。鹤山咏春拳由梁赞师祖创立并亲传乡中弟子,在鹤山流传已过百年, 2007年成功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
梁赞是鹤山古劳人,一生钟情武学,尽得咏春拳奥秘,在佛山开宗立派,世人誉为“咏春拳王”“佛山赞先生”。晚年回到鹤山,将自己毕生武艺浓缩成精华,创立鹤山偏身咏春拳,精简提炼成十二路散手拳法。

此拳术体现止戈为武、谦恭平和的武德,展现刚柔相融、自强不息、持之以恒的精神,成为历代鹤山人宝贵的精神财富。梁赞弟子、传人众多,现活跃于佛山、广东、香港乃至世界各地的咏春拳传人,皆出自其门下,各门各派也公认赞先生为师祖,鹤山因此成为“咏春圣地”。

三夹腾龙

三夹腾龙 (任惠坚 摄)

“三夹腾龙”是鹤山市一项深受民众喜爱的传统民俗活动和体育竞技运动,为新“鹤山八景”之一。

“三夹”是沙坪河和升平河(又称古劳河)汇流后在古劳形成的水道,又称三夹河。赛道位于升平河二度桥至三夹桥段,全长1100米,宽100米,平直宽阔,风平浪静,两岸为堤基,能容数万人观看比赛,是天然理想的龙舟竞渡场所。 

“三夹腾龙” 传统民俗活动最早源于什么时候,现已无法查考。根据乾隆十九年(1754年)纂修的《鹤山县志》的记载和生活在乾隆年间的鹤山著名诗人吴槐炳(乾隆七年至三十五年即1742至1770年)写作的组诗《三夹竞渡诗》(竹枝词)十首可以确定,最迟在乾隆年间,“古劳三夹腾龙”传统民俗活动就已经存在,且每年农历初三、初四两天都是在三夹河道上举行,沿袭至今约近300年历史。

“三夹腾龙” 传统民俗活动分成三个阶段进行,即起龙舟、赛龙舟、埋龙舟,其中最主要为古劳镇和沙坪街道的龙舟竞渡比赛。现在,两镇(街)拥有龙舟30余艘,“扒丁”2000多人,龙舟全用坤甸木制作,每艘船长35米,“扒丁”60—70人。

鹤山狮艺

鹤山狮艺(欧蕊荣 摄)

据史料记载,南国醒狮在明代起源于佛山,后在清末,鹤山越塘人冯庚长推陈出新,创立了体系完整、特点突出的鹤山狮艺,与佛山狮艺并立,成为南狮两大派别之一。鹤山狮艺盛行于鹤山及珠三角地区,并随着鹤山华侨走出广东、走向世界,在港澳、东南亚、美加等地区风行,成为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,联系港澳同胞与海外华侨、加强海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。

鹤山狮艺以狮型猫步见长,既有扎实的武功步法、高难度的采青、独特的狮头造型,还有神态逼真、千姿百态的情节表演,再配以独创的“七星鼓法”,是一种更具娱乐性、观赏性、表演性的醒狮文化形态。

创立者冯庚长在武馆专门养猫,细心观察,悟出了狮型猫步,把猫的动作与性格融合到醒狮表演中,形成“八情”(喜、怒、惊、乐、疑、醉、睡、醒),塑造了“见物必疑、见青必喜、见红必惊、见桩必咬、见木必拔、见水必戏、见阶必探”的表演性格,使醒狮既形态威猛,又步伐轻灵,表现出其灵活、多疑、可爱的一面,在南狮中独具一格。

陈山香火龙习俗

欧蕊荣 摄

陈山香火龙习俗文化活动,源于唐朝名将西平王李晟用“火龙阵”大败叛逆朱泚、佐兴中唐的历史故事,后由李晟的后裔于南宋咸淳年间从中原经赣、粤辗转传入鹤山市雅瑶镇陈山村李族聚居区,至今约已数百年,是群众性民间信仰习俗活动,旨在缅怀先祖的功业及除灾辟病、祈福安康、瑞兆丰收、国富民强、和谐幸福。

舞龙活动在每年农历八月下旬一连三晚举行,包括造龙、香火汇龙、沾龙气、大巡游、盘龙表演、收龙、饮龙酒等环节。造龙在舞龙前开始,村民们用大竹筒扎龙头、龙身骨架,再用山草和蕉树皮等包扎,龙头插香3500支,龙尾插香1500支,龙头长约5米,龙尾长约6米,龙身全长约80-100米。

舞龙活动首晚八点在村中仲华李公祠前举行“起龙”仪式,村中长者发出“香火汇龙”讯号,村民将手中香支点燃均匀插满长龙身上,俗称“沾龙气”。起龙后,龙头对祠堂三拜,随后巡游村中的龙门里、龙头里、松园里、回龙里、龙湾里、龙怀里、见龙里等地,龙身每晚延长10多米,象征“龙气”不断增长。第三晚巡游后在操场上进行“盘龙”表演,最后将香火龙浸入鱼塘“收龙”,又称“放龙入海”“龙归大海”。舞龙结束后,全村乡亲团聚“饮龙酒”。

鹤城花炮会

欧蕊荣 摄

鹤城镇位于广东省鹤山市中部,是鹤山市最多客家人聚居的城镇,鹤城镇有一项客家人代代相传的重大传统习俗——客家花炮会,是鹤山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传统民间民俗活动,传承至今,已有近300年历史。

据记载,鹤山客家人在清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年间,从粤东、粤北迁入,鹤城镇是客家人南迁的中转站,早在清康熙年间,就有客家村落到坪山、五星、禾谷一带开荒建村立户,并建立庙宇,《鹤山县志》记载立县初期,城内有“十庙八祠”的说法,可见鹤城客家人对庙宇的重视。鹤城客家村(自然村)通常从每年正月十五开始,都会陆续举行(每个村有特定固定的日子)花炮会进行庆祭和祈福,时间将持续三月初三鹤城村委会水浪村举行北帝庙会后结束。

目前,鹤城镇辖15个村委会(东南、南中、南洞、坑尾、小官田、南星、东坑、鹤城,城西、先锋、新联、禾谷、坪山、万和、五星)和1个社区(昆源)。除了东南(鹤城唯一一个不含客家人的行政村)和昆源(镇区,人员杂汇)外,其他村委会下辖的近100条客家自然村均会参与花炮会,规模盛大。

鹤山市古劳酱料制作技术

传统的古劳晒制缸(欧蕊荣 摄)

古劳的酱料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,当时民间已有人酿制面豉。除了本地优质豆类,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及良好的水源也为酱料制作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
清朝道光三十年(1850年),杨氏商人在古劳创办调珍酱园,经营面豉、酱油与少量食醋。调珍酱园采用天然晒制技术,制作的面豉与酱油风味独特,畅销珠三角地区。新中国成立后,调珍酱园经过公私合营、股份改制,成为现在的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,继续生产东古系列酱料。

现在制作面豉与酱油,均选用东北出产的上好黄豆,用本地仙鹤湖风景区内的清澈山泉水进行清洗蒸煮,降温后再拌入面粉进行发酵制曲。经过90-120天的晒制后,酱油即可收成,但面豉还要转移到晒盆进行露晒。面豉晒制过程中,仍然需要人工定期翻醪,并且在阴雨天气加盖竹篾编成的盖子。露晒过程需时至少两个月,当面豉全部晒成黄褐色,晒制过程才算完成。面豉制作过程保留了完整的传统制作方法,与之配合的传统制作用具也没有改变,这在传统技艺的传承中实属难能可贵。

东古牌系列酱料制作技艺2007年入选鹤山市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,2009年入选江门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,2012年入选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。

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

厚积百年的岭南文脉

在鹤山这片土地传承

除了六个省级非遗项目

还孕育黄洞香火龙、钱塘彩龙等

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

黄洞香火龙习俗

欧蕊荣 摄

桃源社日

欧蕊荣 摄

钱塘彩龙

欧蕊荣 摄

址山龙湾龙舟

址山昆中龙湾龙舟友谊赛。(欧蕊荣 摄)

竹蓢金龙

欧蕊荣 摄

鹤城客家上灯习俗

欧蕊荣 摄

玉桥民间传统艺术节

欧蕊荣 摄

客家山歌

欧蕊荣 摄

宅梧荷村桔仔墟习俗

欧蕊荣 摄

黄大鹏与鹤山城隍传说

欧蕊荣 摄

古劳麦水勅力诞习俗

欧蕊荣 摄

圣堂香火龙习俗

欧蕊荣 摄

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

鹤山四季常青,物阜民丰

带有家乡符号的食物味道

通过岁月的沉淀与发酵

形成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

黄洞米点

欧蕊荣 摄

古劳鱼皮角

欧蕊荣 摄

鹤城腐竹

欧蕊荣 摄

鹤山红茶

鹤山红茶,清香甘醇。(欧蕊荣 摄)

古劳福兴柴火粽制作技艺

欧蕊荣 摄

古劳西江烧鹅制作技艺

欧蕊荣 摄

鹤城客家粄糍制作技艺

欧蕊荣 摄

宅梧濑粉制作技艺

欧蕊荣 摄

宅梧粽子加工技艺

欧蕊荣 摄

址山腊味制作技艺

欧蕊荣 摄

址山煴蛋制作技艺

欧蕊荣 摄

上南烧肉制作技艺

欧蕊荣 摄

双合牛屎饼(牛史饼)制作技艺

欧蕊荣 摄

客家黄酒

欧蕊荣 摄

龙口牛肉制作技艺

欧蕊荣 摄

鹤城客家花生加工技艺

欧蕊荣 摄

源广和盒仔茶(甘和茶)

欧蕊荣 摄

精工细作的传统工艺

鹤山各行各业

能人辈出 百花齐放

劳动人民用一双双巧手

凝练出本土民间文化艺术中的

一颗颗璀璨明珠

鹤山狮头制作技艺

欧蕊荣 摄

靖村竹编技艺

欧蕊荣 摄

古劳龙舟龙头、龙尾制作技艺

欧蕊荣 摄

紫丹苏陶制作技艺

欧蕊荣 摄

鹤山

山清水秀,人杰地灵

历经两百九十多年文化沉淀

滋养着这片土地

灿烂的文化硕果

还将在这里不断传承

来源:鹤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、鹤山市融媒体中心(鹤山广播电视台)

编辑:刘映晖

审核:吕桢华 陈楚文

监制:吕悦怡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

精彩放送